经常喝葡萄酒的人对葡萄酒标和酒塞肯定都十分了解,因为通过阅读酒标、观察酒塞我们能知道很多关于葡萄酒的信息。但对于酒瓶,许多饮酒之人就不太关注,但殊不知酒瓶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本文将带您一一解读葡萄酒酒瓶里蕴藏的小秘密。
一
为什么大部分葡萄酒瓶都是玻璃瓶?
许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大部分葡萄酒都是使用玻璃瓶装,而很少使用铁罐或者塑料瓶?这还得从葡萄酒瓶的起源说起。
绚丽的酒瓶;图片来源:buzzhunt
葡萄酒早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当时无论是玻璃工艺还是制铁工艺都不发达,就更不用说塑料了。当时大部分葡萄酒主要是装在陶瓷罐中。公元前3000年左右,玻璃制品开始出现,此时,一些酒杯开始使用玻璃制造。相比原本的瓷质酒杯,玻璃酒杯能带给葡萄酒更好的口感。但是葡萄酒仍然是储存在陶瓷罐中,因为当时玻璃的制作水平不高,制成的玻璃瓶十分脆弱,不便于葡萄酒的运输和储藏。
17世纪的时候,一项重要的发明——烧煤熔炉出现,这项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制作玻璃时的温度,使人们能制造出更加厚实的玻璃,再加上同时出现的橡木塞,玻璃瓶成功取代了此前的陶瓷罐。而时至今日,玻璃瓶仍未被铁罐或塑料瓶取代,一是由于历史传统的因素;二则是因为玻璃瓶稳定性,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三则是玻璃瓶与橡木塞能完美融合为葡萄酒提供瓶中陈年的魅力。
二
葡萄酒瓶的特点
对于酒瓶的特点,相信不少葡萄酒爱好者都能说出来:红酒瓶呈绿色、白酒瓶呈透明色、容量大多为750毫升、底部有凹槽等等。下面我们便一一来看一下。
首先来看酒瓶的颜色。早在17世纪之时,葡萄酒瓶的颜色就已经是绿色,这是因为当时的工艺有限,制作出来的酒瓶含有许多杂质,所以呈现出绿色。而到后来,大部分葡萄酒瓶仍然被制成深绿色,则是因为人们发现深绿色的酒瓶有助于保护瓶中的葡萄酒不受光线的影响,有助于葡萄酒的陈年。不过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一般装在透明的葡萄酒瓶中,是希望将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色彩展现给消费者,同时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其次,酒瓶的容量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其原因之一仍要从17世纪说起,当时制瓶是由人工完成,要依靠吹瓶师(Glass-blower)来制作。受吹瓶师肺活量的影响,当时葡萄酒瓶的大小通常在600-800毫升之间。第二个原因则是标准大小的橡木桶的诞生:当时航运使用的小橡木桶的容量被确立为225升,因此欧盟在20世纪的时候将葡萄酒瓶的容量定为750毫升,这样一个小橡木桶正好能灌装300瓶葡萄酒,能装25箱。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因为有人认为750毫升能倒15杯50毫升的葡萄酒,刚好是适合一家人一餐饮用的量。